《12年1公斤五臺山銀币》投資價值報告
【交易代碼】:206039
【藏品名稱】:12年1公斤五臺山銀币
【交易單位】:單位(1000單位爲一枚)
【首日挂牌指導價】:7.6元(CNH)/單位
【最小價格波動單位】:0.01元(CNH)
【單筆最大委託量】:2000單位
【最小提貨數量】:1000單位(即一枚)
【上市日期】:2021年07月30日
【託管倉庫】:中藏倉儲有限公司倉庫
【藏品分類】銀币
【藏品材質】銀
【藏品成色】99.9%
【藏品品質】精制
【藏品重量】1公斤
【藏品形狀】圓形
【藏品直徑】100毫米
【發行數量】10000枚
【發行面值】300元
【發行時間】2012年5月24日
【鑄造單位】深圳國寶造币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鑄造
【正面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号。
【銀币背面】塔院寺景觀造型,并刊“五臺山·塔院寺”字樣及面額。
【發行背景】
五臺山位于中國山西省東北部,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并稱爲世界五大佛教聖地。自漢唐以來,五臺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曆朝不衰,它生動翔實的記載了中國佛教的發展過程,展現了佛教文化的燦爛和進步,千百年來吸引着無數的遊人,日本、印度、尼泊爾等國的僧侶與五臺山都有往來,體現了佛教的民族化與國際化。五臺山的佛教建築及獨特的聖山文化景觀,反映了各個時期建築藝術特點和築造技術的精髓,體現了悠久的佛教文化傳統,展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在佛教文化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1982年,五臺山以山西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并于1992年被林業部批準爲“國家森林公園”;2005年9月通過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成爲“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8月由國家旅遊局審定爲“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五臺山作爲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2年5月發行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币一套。該套紀念币共五枚,其中金币三枚,銀币二枚,均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币。
【藏品描述】
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币的主題主要有兩層,首先它是佛教題材,表現的是中國佛教聖地;其次是山水題材,表現的是已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五臺山。但五臺山是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而這個文化景觀,又是以寺廟爲主,所以,佛教題材還是第一位。最終,在3金2銀的中國佛教聖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币上重點突出的是寺廟而不是山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和安徽九華山。南北相峙,各有所重。其中五臺山爲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因建寺歷史悠久、建築規模宏大,位居四大名山之首,又有“金五臺”之美譽。
“塔院寺”1公斤銀币是以遠距離遙看的全景展現。遙看也有角度異同,其中“菩薩頂”是由東往西側視。這種視角,缺少正視之壯觀之雄,也缺少正視之敬畏之心,但它能把寺院宏大規模,由下往上,一層一層,看得通通透透。其豪華,爲五臺山諸寺之首。而“塔院寺”,則是由前往後的直視,寺院所有建築,包括大白塔,包括鐘鼓樓、天王殿、大慈廷壽寶殿、藏經閣,以及周邊的廊屋、禅院等,在币面一覽無餘。立于币面之左的大白塔,又是重點突出的對象,其精緻,其細膩,是設計師花費筆墨最多之處。塔院寺塬是顯通寺塔院,後獨立成寺。
【集藏價值】
設計工藝技巧誇張,收藏界傳世佳品。中國人民銀行選用了不同規格和設計工藝及不同價格讓廣大收藏者都有接受的水準。至于設計工藝,設計師運用誇張、簡潔的圖案來表現色彩,工藝上運用了噴砂、金屬浮雕、彩色移印等專業手法,精雕細琢。而佛教聖地的造型不僅代表着中國佛教文化的精粹,更弘揚了其中所包含的深厚底蘊和人文精神,堪稱傳世的藝術佳品。這樣世界少有的佳品必将成爲收藏界又一靓麗的風景。
發行量少,紀念收藏價值高。金銀币的發行量比較稀少,而且由于其貯存相對方便,不易受損,金銀币都記載着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使得金銀币成爲一種穩健的保值收藏品。而該套金銀紀念币取材被譽爲“中國佛教文化寶地”的五臺山金銀紀念币。